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8日召開會議,聽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國復工復產情況調研匯報,分析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,研究部署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、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工作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。習近平指出,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,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,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。同時,國際疫情持續蔓延,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,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。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,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。針對當下的復工復產需求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服務。一是系統設計復工復產的優惠扶持政策。二是以國家級開發區、經開區、自貿試驗區等平臺為抓手,促進發展方式轉變。三是為有序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。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機,也是一次大考;既考驗各級政府應急處置能力,又考驗其常態治理能力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精準施策、高效執行,就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,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。
辯證認識,善待危機。應對危機的能力是一個組織或個人最根本的能力之一。在辯證法看來,危機就是危與機的矛盾統一體,它們相互依賴、相互依存、互為條件,辯證統一。以辯證思維看待危機,不難發現,危和機構成的矛盾統一體中,危是一種具有相對性、暫時性、可變性的客觀存在。危與機作為矛盾雙方并不是絕對對立的,而是相互依賴、互為條件、相互貫通、辯證統一的,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。危中有機,機中有危;??赊D機,機可變危?!独献印吩唬骸案Y獾溨?,禍兮福之所倚”,講得就是福與禍(危與機)相互依存、相互轉化的深刻道理。
危與機的辯證法告訴我們,在危與機的變化形勢中包含著難得的契機。因此,人在危機面前不是消極無為的,而是積極主動的。以辯證思維明方向、辨大勢、觀大局,深刻把握機遇和挑戰,積極創造條件,就能轉危為機。但是,危不會不經努力,自動轉化為機?;闄C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,轉化的快與慢、好與壞完全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。正視危,不懼危,堅定信心,保持定力,以變革把握機遇,就可戰勝危,趨利避害,把危變為機;畏懼危,回避危,做事畏首畏尾、縮手縮腳,不積極主動,即使面對有利之勢也會錯失良機。所以說,能否善待危機,巧妙化危為機,關鍵取決于我們的心態和方法。